笔趣阁小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趣阁小说网www.jytlmy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其实,丁应泰如此对待朝鲜,除了为了报复,也是为了反驳朝鲜,让他们帮不了杨镐求情。

况且,丁应泰弹劾朝鲜的奏疏,除了弹劾朝鲜君臣,让他们自顾不暇以外,其实也是在弹劾支持杨镐的参加援朝之役的大明文武。

因为丁应泰的奏疏说得明白,朝鲜与杨镐结合,欺骗皇帝朝廷,这明显戳中了当时在朝的万历帝的逆鳞。

毕竟,杨镐因为“再造之恩”,在朝鲜威望很重,手里也有一批私交不浅的援朝精兵悍将,而且他又和次辅张位联络密切,种种方面,都让杨镐逐渐变成万历帝猜疑的对象了。

虽然万历帝并非嫉贤妒能的皇帝,但少年时期张居正和戚继光的内外合作,却是成了他的心病。

现在,张位在内,杨镐在外,封疆大吏和宰辅的关系很近,这自然不是皇帝可以容忍的,首辅赵志皋正是看中这一点,才会在重新主事时,让他的门生丁应泰去朝鲜弹劾杨镐的。

因此,有了丁应泰的弹劾,万历皇帝自然抓住机会,要把杨镐和张位这一派的让他心中不安的人撤职,以求安定了,哪怕是他知道杨镐的能力,以及阵前换帅不妥。

好在,邢玠的能力也不俗,再加上明军援朝的多为精锐,再有丰臣秀吉于死于日本京都伏见城,日军无心恋战,这才没让援朝之役出现大乱子。

不过,杨镐撤职之事,也就此成了定论,即使有着朝鲜的陈情疏,以及不少参加援朝之役的文武求情,但万历皇帝完全按照丁应泰所奏,下旨处置杨镐,并由此牵连张位等人,让得被冷落的首辅赵志皋成功斗倒了权势一日千里的张位。

这一点,从朝鲜为他们自己上疏三次,万历皇帝对明朝历来重视的朝鲜小蕃的辨诬态度便可看出端倪。

彼时,因为丁应泰奏疏所提三点,朝鲜不得不一一辩解。

“一则曰诱倭入犯;一则曰愚弄天朝;一则曰招倭复地;一则曰交通倭贼。或以为结党杨锦朋欺天子;或以为刚愤求援,移祸天朝。”

首先针对丁应泰所谓“诱倭入犯”之罪,朝鲜疏文着重陈述朝鲜与日本交往之缘由及《海东纪略》一书的来历。

指出正统年间,申叔舟前往日本,此事当时朝鲜即上报明廷,“至于《海东纪略》则乃是陪臣申救舟的倭人所记其国风俗世系地图,遂因其本稿,附以小邦馆待倭奴事例,作为一册,名为《海东国记》。

“盖小邦与日本,声迹邈然,只是来则不拒,略为羁糜之计而已。至申叔舟往来之后,稍知其国事迹,因誉出一编以为异国奇闻”,因此,所谓“诱倭入犯”,完全是无稽之谈。

第二,对于丁应泰所谓是否尊正朔的问题,乃是学习《春秋》之做法。

“盖此书只因其国所记而添注,故其国偕称年号之下,分注天朝年号,以标日本偕称之某年为天朝建元之几年。如曰嘉吉元年即正统六年云者是也。大书者本记也,分书者添注也。如一即字,其意尤明。《春秋》因鲁史所作,故大书鲁元年,其下分注周平王几年,亦可因此而有疑于尊周之义乎”。

朝鲜以此,反驳丁应泰不能以《海东纪略》一书的年号表述方式指责朝鲜不尊正朔。

第三,对于所谓称祖称宗之事,朝鲜更称丁应泰这是“无知妄作之罪’。

“自三国以来,礼义名号慕仿中朝,多有侔拟。至我先臣康献王凡有干犯者,一切厘正,以至微细节目,亦未尝不谨,以为上下截然之分。传之子孙,守如金石。而独其称号,则自新罗、高丽,有此谬误。盖以臣民袭旧承讹,猥加尊称,相沿而不知改此实无知妄作之罪”。

因为朝鲜国王称祖称宗,乃是圈新罗以来,所沿袭的做法,并不是朝鲜朝才有的,所以这也是一个“无知妄作”之罪。

朝鲜辩诬使对丁应泰的弹劾奏疏针锋相对,一一驳斥,并且对丁应泰之意图,大加质疑因为“督抚、按镇,殆尽一网,东征将士之专意主战者,皆被诋斥,且惧在事之幸完,务坏诸人之成绩”,实乃大谬不然也。

对于丁应泰的驳斥,朝鲜分三次遣派辩诬使去明朝上疏,然而前两次,都在万历皇帝和明廷讨论事情是否属实,而不见结果。

直到第三次,朝鲜终于获得明廷兵部等九卿讨论所谓朝鲜国王“诱倭入犯”之事,无人认同此说。

最后明廷才得出结论:“朝鲜世笃忠贞,无替德通倭之理,疏极悲惋有局高蹐厚之情。载赖我皇上坚彼百年不二之心,免行一时无端之勘。”

这意思便是明廷认同丁应泰所奏弹劾朝鲜一事,并不真实,明廷终于为朝鲜国王昭雪,并且在日军大敌当前、理应团结一心共同杀敌的形势下,挽回了因为丁应泰弹劾,双方紧张的宗蒲关系。

只是,虽然朝鲜罪名得雪,然而此时杨镐却早已撤职,他背后的张位也被罢相,而杨镐在朝鲜的亲信将领,也被明廷下旨处罚。

这已经达到了万历皇帝打压张位、杨镐一派的目的。

当然,这并不是说万历皇帝不支持主战派,他只是对掌握重兵的杨镐和内阁权势大的张位,私下之间联系深,并且相互包庇勾结,非常在意。

而这一点,从当时万历皇帝为了核查朝鲜事情,竟然派了有名的无耻之人徐观澜去核查朝鲜之事。

徐观澜,字道本,善写楷书,作为言官,在名声上,以敢说真话著称,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,对他有利,他才会讲真话,无利便颠倒是非,就这样,也混成了著名直臣。

而徐观澜去朝鲜查明事情真相,明显是接受了一定授意的,其查勘东征事宜五请,然后便奏四路丧败之状,万历皇帝得了信,立马下旨,“旨下部,斩马呈文、郝三聘以徇,一元等各带罪立功”。

并且,万历皇帝还赞赏丁应泰和徐观澜说:“御极二十六年,未见忠直如此人者。”

同时,万历皇帝还将丁应泰的名字写在御用屏风上,以此告知明廷他对丁应泰的态度。

这些动作,自然极大的震慑了明廷中为张位、杨镐求情的人,让他们不敢妄动,拖延了朝鲜雪冤求情之事,也让万历皇帝能快马斩乱麻的罢免张位,撤杨镐之职,同时打击杨镐在军中形成的山头势力,不至于撤了杨镐的职,让明军在朝鲜出现内讧的乱子。

(https://www.lwxs00.cc/4/4498/468026990.html)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wxs00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wxs00.cc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大明宦难情

大明宦难情

悔矣
浙江松林富家公子李庆渝原是纨绔子弟游山玩水丰衣足食,因反书(元记)被操家,家道中落因差阳错入宫做太监,从此经历一段繁复的人生之旅.
历史 连载 9万字
权握天下

权握天下

易楚
谁不想快意恩仇?谁不想纵意人世?金戈铁马,万丈豪情,谁不想决胜一战?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——很令人心动的形容,可是,真的那么令人憧憬吗?为了千里之外的胜负一线,为了自己一生的荣辱生死,有多少人不得不终生困在那高墙碧瓦的方寸天地之中,看不到千军万马的激斗,看不到生死之间的碰撞,但是,他们的手轻轻一落,就有无数的人为此战斗、死亡!他们权握天下,只手之间,翻云覆雨,代价就是一生不为人知的步步惊心
历史 连载 54万字
北海无碑内

北海无碑内

公子谣言
他重新活过来,和她如同双生花,谁也不能独活。 对他而言,生与死并没有什么差别,这天下是谁的也无关紧要。 可有些人就像一根刺扎在他心口,怎么也拔不出来。 “对于仇恨,你是没有记忆的,可是我有,我眼睁睁看着他们死去,你知道的,仇恨这种东西,是无法忘记的。” “以前我们关系好的时候,说不到两句话就要打起来,打完了往地上一躺乐呵呵地笑着。如今,我们面对面本分地坐着,细细地为自己的君主争论最大的利益,心已
历史 连载 4万字
漫画家教

漫画家教

春公子
他,是继林晚荣之后,史上脸皮最厚、最无耻、最下流、最YD的家丁。明明身为太师之子、当朝国舅、钦封侯爷,还坐着天朝太子党的头把交椅,偏喜欢穿一身青衣小帽混迹市井,做那扮猪吃老虎勾引良家小姐的无耻勾当。什么礼法,什么道德,什么伦理纲常,在他眼中通通都是狗屁!只有征服美女才是他最大的嗜好、人生唯一的乐趣。踩人,要比叶无道狠。老婆,要比林晚荣多。——这是他毕生的追求,也是他活在世上的目的。我们的口号:把
历史 连载 33万字
超级大华夏内

超级大华夏内

光照929
十九世纪末,是华夏史上最黑暗悲惨的时代:清廷腐败无能,导致国势凋零破败,民众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欧洲随便一个巴掌般大小的国家,都能强行从华夏大国身上敲骨吸髓,甚至连做了华夏千年小学生的小小倭国都要骑上头上作威作福…… 二十一世纪小屌丝胡震,肩负着振兴华夏的伟大使命,带着一艘核潜艇和超级计算机、3D打印制造系统,穿越到了1885年。 一个横扫旧时代的超级大华夏从此横空出世……
历史 连载 1万字
侠道三国

侠道三国

夕阳孤树
同样是三国穿越小说,有何不同? 路人甲:“我穿越之后,成为董卓之子,凭借雄兵百万,扫平三国!” 路人乙:“我穿越之后,成为袁绍的庶出,凭借一身武艺,扫平三国!” 路人丙:“我穿越之后,成为曹操,凭借拉拢万千谋士,扫平三国!” 张韦:“哇塞你们都好NB,我也要穿越!咦?穿越之后我还是我,作者,你妹!” 灵感源自:若某一天芸芸众生中的你我,偶然穿越回了三国,我们不是世家子弟,也非军事天才,我们只是现
历史 连载 20万字